作为一名大二学生,离开家乡沿河县一整年,这次寒假归来,我深刻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这份报告将从我为小组成员的视角“家乡美”出发,对比2018年和现在(2025年)的沿河县,记录家乡的发展轨迹,并表达我对家乡未来的期待。
经查阅资料发现了解地方发展首先要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能更直观的体现。
2018年: 沿河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县城内大型商场、娱乐设施较少,消费水平不高。
2025年: 近年来,沿河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经济增速明显加快。县城内新建了多个商业综合体,电影院、健身房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消费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村庄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随后发现基础设置是否全面和先进程度决定了地方发展的下限。
2018年: 沿河县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通往周边城市的道路等级较低,县城内公共交通不发达。农村地区道路硬化率不高,部分偏远山区还存在出行难的问题。
2025年: 沿河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高速公路、铁路相继通车,大大缩短了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县城内公交线路覆盖范围更广,出行更加便捷。农村地区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许多村庄还开通了农村客运班线,方便了村民出行。
再之后就是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也左右了家乡的发展方向。
2018年: 沿河县生态环境良好,但部分区域存在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2025年: 沿河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地区建立了完善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作为一名在外求学的学子,我深刻感受到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为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回报家乡的决心。
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沿河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家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身能力,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沿河县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离开家乡泰来县,踏上了求学之路。转眼间,又一年过去,今年寒假归来,家乡的变化让我惊叹不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记忆中,家乡的街道狭窄拥挤,楼房低矮陈旧。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夜晚霓虹闪烁,充满了现代气息。新建的泰湖公园风景如画,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曾经,家乡的产业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今,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排排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各种绿色有机蔬菜瓜果长势喜人。电商平台的兴起,让家乡的特色农产品走向了全国。更令人欣喜的是,旅游业也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泰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美丽风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最让我感动的是,家乡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曾经污染严重的河流如今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蓝天白云下,鸟儿自由飞翔,仿佛在诉说着家乡的美丽蜕变。
家乡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面貌上。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广场上,老人们悠闲地打着太极,孩子们快乐地玩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深知家乡的巨变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家乡人民的辛勤付出。我为自己是泰来人而感到自豪,也坚信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未来,我将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美丽、富饶、文明的泰来县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报道人:盛浩亮
团队成员:杨瑶 殷常胜 刘鸿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