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概况 > 专业设置 > 正文

培育电子英才的基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

发布日期:2021-05-10 浏览量:


 

历史沿革: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是在学院应用电子技术高职专业基础上进行筹建的,2015年申报,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020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准予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学制四年。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立足齐齐哈尔、面向黑龙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微电子前沿技术,具有微电子学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规范,能够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在电子信息行业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系统开发、设计,设备制造、维护、应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建设思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以“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为核心,遵循“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指导思想,围绕产业需求与学科前沿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机制重构课程体系,形成以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路径的课程开发框架。依托一级矩阵(课程体系矩阵)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通过二级矩阵(门课矩阵)和三级矩阵(项目矩阵)逐层分解教学目标,将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等核心课点与产业真实项目对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融入技以载道的课程思政元素,同时建立PDCA循环的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监测学生学习产出与行业标准的匹配度,确保专业建设动态适应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需求。

资源条件: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在校生252人,自2021级开始每年报到本科新生在70人左右。现有专职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职称3人,副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 4人,助教1人,8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为80%,除专职教师队伍外,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科研需要,聘请外聘教师3人。专业实验室有电子创新实验室、EDA/SOPC实验室、半导体物理基础实验室、电子装接实验室等。并且不断增加教学科研实验设备的投入,目前实验设备总值达226万余元,满足专业实验教学要求。

专业特色: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秉持“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创新引领”的核心理念,构建了“全程贯通、多维协同”的特色培养体系:以“三站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线,分阶段实施“创业意识普及(大一)→创新技能强化(大二、大三)→创业实战赋能(大四)”的全链条培养,通过专业课程植入(如职业认知教育)、科技竞赛驱动(电子设计竞赛等)及真实项目承载实现能力递进;同步打造“五位一体”实践教育生态,整合实验、实训、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与双创训练,形成“基础技能→综合应用→产业对接”的递进式能力培养路径;深化政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依托“教学做合一”模式,以工学融合为载体,通过双师型师资培养、实践学期岗位化训练及企业化毕业设计,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零过渡”衔接,最终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电子技术人才。

1 “三站进阶式”全程全方位创新创业教育

建设成效:专业2024年获批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近两年来,专业教师完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一般课题1项、黑龙江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一般课题1项、齐齐哈尔市级科技计划创新激励项目4项、申请专利3项,教师参加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初赛(东北赛区),荣获电路组二等奖、教师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讲课竞赛东北赛区三等奖,教师指导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项。

学生参加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黑龙江赛区获得铜奖2项,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北区赛暨第八届东北地区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创意组)2项,参加第九届黑龙江省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获得了“工业美”智能制造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学生参加首届企校协同创新大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专项赛(全国赛)三等奖13项。

2 学生参赛证书

2023届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共计66名毕业生,共57人就业,总就业率为86%,本地就业率为6%,本省就业率20%,对口就业率为76%86.79%的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为民营企业,52%的毕业生认为提高职业技能是求职中的关键问题。2024届电子科学技术专业共计55名毕业生,共48人就业,总就业率为87.27%,本省就业率17.65%,对口就业率为80%

 

 

电话:0452-6117038

邮编:161005

地址:齐齐哈尔市南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喜庆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