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为迎接审核评估,信息工程系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主题,在一号教学区2406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的磨课活动。会议由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刘春媛主持,信息工程系主任李野、学校各系(部)教学副主任、教务处教务科科长王可心以及信息工程系全体教师参会。
信息工程系副主任刘春媛在活动开始前对磨课工作的背景和目的进行了详细阐述。她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是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通过集体备课、交流研讨、课堂观摩等多种方式打磨高质量课程,能够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工作。
此次活动以集体教研的方式进行,分别由本学期获得校精彩一课活动课程思政赛道一等奖的张晶老师、获得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的刘娓娓老师和获得数智化赛道三等奖的郑婧老师分享参赛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剖析教学设计,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锻长板,补短板,精心设计好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的课程,为迎接审核评估做好准备。
张晶老师分享了《字体设计》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和讲解为例,为全体教师做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展示,内容丰富,事例鲜明,寓意深刻;刘娓娓老师分享了《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设计,以真实项目为引领,实施进阶式的任务设计,落实“小步伐、高频率、快反馈”的实施策略,工作流程完整,步骤明晰,可操作性强;郑婧老师分享了《NoSQL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设计,通过学习通平台的测试与统计功能,以课前测试结果引领各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并使用AI技术辅助分析学生的预习作业,帮助教师生成分析结果和辅助命题,通过数智技术手段有效提升了课堂效率。在三位教师分享后,系内其他教师以剖析教学设计的视角,表达了能够借鉴到的教学方法和可继续完善与改进的意见建议。
刘春媛副主任在教师分享和研讨交流环节结束后,部署了信息工程系下一阶段的磨课工作任务,明确了各阶段的磨课工作重点和考核办法,以此促进全系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教务处教务科科长王可心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到,一是要对课程思政教学精心设计,避免硬融入和两张皮的现象,要舍得在课程思政处用些时间;二是数智化技术手段的融入与运用,既要用好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又不能被技术手段束缚了课堂原本的鲜活样态;三是要提升课堂教学的两性一度,对知识有所拓展,关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四是学生活动设计要灵活多样,既要落实好学校的教学基本要求,也要精心设计好互动环节和问题,要能引发团队合作学习和质疑辩论,打造高阶课堂。
此次磨课活动对加强教师的教学意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信息工程系将持续精研细磨课堂教学,扎实修炼教学内功,打造优质与高阶课堂,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努力。